乐观看待正股价格百余只可转债 对下修转股价说“不”
杨霞/制表 周靖宇/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杨霞
6月12日,雪榕生物(300511)股债双杀,公司股价上午开盘跌停,随后打开跌停板,截至收盘下跌8.1%,可转债收跌11.29%。6月11日晚间,雪榕生物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被留置。
这是近期可转债市场的缩影,受严监管影响,多家公司被立案调查或遭风险警示,重挫A股市场,正股下跌导致多只可转债密集触及下修条款。触及下修条款公司中,有近八成选择不向下修正转股价,多家公司表示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暂不下修转股价格。同时数据统计显示,部分可转债离到期时间还长、利息成本不高、企业兑付压力不大等也是企业不下修转股价的主要原因。此外根据案例分析,下修对转股的影响作用有限,因此短期下修意愿不强。
多只可转债跌破百元
近期A股市场波动累及可转债市场,尤其是微小盘股走低使可转债市场承压,多只可转债正股价格大幅回落,导致密集触发了转股价下修条款。
截至6月12日,可转债市场存续的可转债共有546只。其中有47只可转债跌破面值,不足100元。“中装转2”跌破40元,最低下探至32.5元。岭南转债、帝欧转债收盘价格低于70元。“中装转2”正股为ST中装,公司在2023年12月被立案调查,2024年2月末,公司被实施ST。三房转债因5月末被下调信用评级以来持续下跌近30%受到市场关注,其中5月31日大跌17%。
近期可转债下跌主要受权益市场走低影响。5月以来交易所问询函、监管函等集中发布,新“国九条”后退市新规更加严格,部分低价品种出现调整。同时,可部分转债被下调信用评级,也对相关可转债价格带来负面影响。
可转债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直接融资工具,自2017年开始活跃,2019年~2022年进入发行高峰期,每年募资规模均在2000亿元以上,2023年回落至1000多亿元。其间大量可转债的发行时间点处于近年来的股价高位,截至6月12日,超过八成正股自可转债发行后下跌,上涨的个股占比不足两成,109只个股跌幅超过50%。当天交易的500多只可转债对应正股价格平均下跌22.92%。
近期严监管态势持续,个别公司退市风险骤增。此前蓝盾转债、搜特转债、鸿达转债等先后被强制退市,打破了我国可转债3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被强制退市的纪录。另有多家公司被密集立案调查,严监管持续使得相关可转债承压。东方金诚分析师认为,近期可转债价格走弱,主要受权益市场小盘股下跌影响,此外,正股违规问题突出、评级下调、业绩下滑等因素也都影响了可转债市场走势。
转股意愿下降
到期退出案例增加
一般来说,可转债和正股价格波动具有趋同性。正股价格或可转债价格下跌,对可转债退出、兑付、收益等存在较大影响,整体来看近期可转债市场出现以下几点变化:
第一,转股意愿不强。从可转债余额变动看,2024年至今可转债转股总规模为648.8亿元,占可转债余额变动的比例降至80.6%,较2020年下降约18个百分点。截至6月12日,交易的500多只可转债中,425只可转债未转股比率超过90%,体现出在当前市场回落过程中,投资者转股意愿不强的特点。一般来说,可转债余额变动受到期兑付、回售、赎回或转股转债等影响。2024年之前,转股一直占据余额变动的较高比例,2020年转股规模超过1000亿元,占余额变动超过九成。但2024年这一比例出现下滑,从可转债退出方式也印证了这一点。2024年已退市的可转债中,未转股比例超过30%的有4家;2023年、2022年则有2家,2021年有1家。
第二,到期退出占比攀升。2024年以来共有32只可转债退市,其中15只为到期兑付退出,占比46.9%,为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此前的退出模式中,强赎占比较高。但触发赎回条款通常发生在正股价格高于转股价的情况,目前权益市场走低降低了强赎的可能性。到期兑付案例增多给未来可转债的退出提供了重要参考,截至6月12日,最新可转债余额为7952亿元,具体来看,2024年~2026年到期余额分别是102亿元、898.4亿元、1324.5亿元。如果未来到期退出的案例继续增加,上市公司或将面临较大的兑付压力。
百余家公司密集公告
不下修转股价
可转债的正股价格下跌,对上市公司存在两方面影响,一是触及转股价下修条款,5月以来有逾百家可转债密集触及下修条款;二是触及回售条款,上市公司或将面临回售压力。
当正股价跌触及下修条款时,上市公司有是否下修的选择权,5月以来有多家公司密集发布公告不下修转股价。例如,5月29日,通威股份(600438)、永鼎股份(600105)、文科股份、东方盛宏等8家公司均宣布,不会下调转股价。通威股份5月29日表示,考虑到“通22转债”距离到期尚远,以及公司行业前景、竞争优势和资本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公司坚定看好其长期发展潜力与内在价值,因此不调整转股价格。截至6月12日,通威股份的收盘价为21.88元,较转股价30.18元低28%。
此外,多家公司除了表态本次不下调转股价外,同时承诺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下调,显示出对公司未来股价走势的信心。如温州宏丰(300283)5月21日公告称,本次不向下修正转股价格,且未来3个月内,如再次触发“宏丰转债”的转股价格下修条款,也不会提出下修方案。
自2020年以来,由于可转债低融资成本、便捷发行流程以及在转股后无需支付后续利息和本金的优点,可转债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快速扩容,成为重要的直接融资工具。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方面,可转债发挥了积极作用。
基于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绝大多数可转债设置了下修条款,其中“15/30,85%”(即30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正股价格低于转股价15%)下修条件的可转债占到一半。当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低于转股价格一定时间后,上市公司可以下调转股价格,以提升转股吸引力。截至6月12日,有近300只可转债的正股价格低于转股价格80%,这些公司大多将面临下修选择。上市公司下调转股价的根本原因是正股价格的回落。如果预测将来正股价格会上涨,则当下下调转股价的必要性会减弱。目前大多数公司选择不下修转股价,意味着这些公司看好未来发展和股价表现。
选择不下修
或有五大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共有109只可转债发布公告,不向下修正转股价,远超过向下修正的数量(29家)。数据分析显示,这些公司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到期时间较长,平均剩余期限为3.5年,兑付压力较小。其中,30余只可转债于2029年才到期。到期时间临近的可转债中,转股率相对较高。如2025年到期的可转债仅有9只,平均未转换率为70.4%,家悦转债等3只可转债的未转换比例不足30%,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偿付压力较小。天风证券(601162)研究显示,从2022年8月至2024年2月的案例来看,可转债下修概率在距离到期日2-3年左右有明显增长,这种跳变也是市场中长期存在的广泛认识。
其次,利息成本不高。由于可转债发行通常采用累进利率,利息成本逐年上升,第一年至第六年的平均利率分别为0.33%、0.54%、0.95%、1.54%、2.05%和2.48%。因此,在发行上市的前几年,利息成本不高,上市公司利息支付成本相对可控。
第三,大股东减持意愿不强烈。上市公司下修股价的动机之一是配合大股东减持。5月向下修正转股价的多家公司中,存在控股股东减持的情况。以宇邦新材为例,公司5月13日公告下修转股价,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在此后一周左右,合计减持“宇邦转债”166.19万张,按照期间交易均价计算,累计套现超2亿元。中富转债5月17日公告下修转股价,此后发布四份控股股东减持公告,5月20日至5月30日期间控股股东累计减持287.03万张,按期间交易均价估算,累计套现超过3.5亿元。
第四,正股面临退市风险。正股面临退市风险,即使下修也不能促进转股。以搜特转债为例,正股因为触发交易类退市标准被强制退市,转债也同步被强制退市,公司2024年利息兑付也出现违约。对投资人来说,如果正股退市,持有债券获得偿付的可能性更大。近期可转债市场大跌,多只可转债跌破面值,ST中装甚至跌破了50元。有10只可转债正股价格在2元以下,存在面值退市风险,此外多家公司被立案调查,市场对退市风险的担忧进一步增加。
第五,下修不一定促进转股。从数据分析看,转股价下调不一定能促进转股。以岭南、康泰为例,如岭南转债自2018年上市以来多次下修,从10.63元下调至1.94元,目前可转债余额为6.46亿元,未转股比例为97.81%,较年初略降1.7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尽管多次下修转股价,未转股比例依然居高不下。公司债券将在2024年8月到期,如果转股比例再无显著提升,意味着公司将面临超过6亿元的资金兑付压力。岭南转债正股岭南股份(002717)基本面状态也不乐观,2022年~2024年一季度持续亏损,且可转债信用评级从AA级下调至BB级。
康泰转2于2021年上市,初始转股价为145.63元,此后经过10余次调整,下调至19.81元。截至6月12日,公司可转债余额为19.99亿元,未转股比例高达99.96%,较年初相比毫无变动。正股康泰生物(300601)年内下跌35.76%,公司业绩在2023年好转后,2024年一季度再次出现下滑。
关于不下调转股价的原因,多家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基于对公司长期稳健发展与内在价值的信心,为维护全体投资者利益。这反映了对公司未来股价走势的信心,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好。
投资可转债
须注重基本面
东方金诚分析师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下宏观经济修复向好,相较于现在下修转股价格增加未来转债转股对股权的稀释作用,转债发行人更倾向于不下修静待正股价格反弹修复。
此外关于不下修的原因也有不同的声音,如中泰证券认为,不下修的原因主要是现在下修并不能促进转股,上市公司深知这一点,所以没有下修动力。可转债主要的持有者是公募基金和年金,这两大机构买可转债,看中的是可转债攻守兼备的能力,如果转股了,他们完全可以直接买股票,还能买到弹性更好、质地更优的股票,压根没必要通过转债转股。
整体来看,可转债的投资不能离开基本面,正股基本面情况对转债投资影响较大。随着严监管措施逐步落实,退市风险进一步加大,转债投资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强。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更多转债临近到期,部分公司面临较大的兑付压力,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公司的现金支付能力及资产负债率水平等指标。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更新于: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