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保险中介招摇撞骗,消费者如何自保?
当前,保险业的“李鬼”层出不穷。11月11日,青海金融监管局发文打假,青海茉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取得《保险中介许可证》即从事保险代理业务活动,提示消费者注意风险。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年内已有多地监管部门发布提示,打假辖内“李鬼”式保险中介。非法保险中介为何屡禁不止?消费者又该如何识别非法保险中介?
“李鬼”频出现
11月11日,青海金融监管局发布一则“关于警惕非法保险中介的风险提示”的消息,指出,近期收到有关青海茉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保险业务活动的举报线索,经查,该公司未取得《保险中介许可证》即从事保险代理业务活动,属于非法保险中介机构。为此,监管依法对其进行查处。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搜索发现,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并不包含保险代理等业务。根据有关保险法律法规,保险中介机构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申请业务许可并取得保险牌照或中介许可证,方能依法经营保险代理、经纪或公估等业务。显然,青海茉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保险代理业务活动的行为已经违法违规。目前,该公司已经被注销。
实际上,今年以来,多地金融监管局相继发布有关非法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风险提示,包括贵州、广西、山东等。这些机构非法从事保险中介业务背后,或有更深的阴谋。
如山东金融监管局发文称,一些不具备保险中介业务资质的非法机构或个人开展保险中介服务,其通过虚假宣传、承诺高额回报等手段开展业务,存在侵占挪用保费、制售假保单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消费者从网上购买一家保险中介公司推荐的保险产品,购买时承诺“零门槛投保,高额理赔”,理赔时发现保险中介已无法联系且保险合同系伪造。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这些非法机构往往会虚构保险产品或服务,承诺高额回报或保障,吸引消费者购买;采用冒用正规保险公司的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这些套路往往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真伪,容易上当受骗。
投保时应注意甄别
在江瀚看来,非法保险中介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由于非法保险中介往往采取隐蔽的经营方式,监管难度较大,使得一些非法机构能够逃避监管,继续从事非法活动;部分消费者对保险知识的缺乏也为“李鬼”保险中介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保险中介的资质和服务能力缺乏判断能力,容易被非法保险中介的虚假宣传和承诺所迷惑,从而上当受骗。
那么,该如何判断保险中介机构的真假呢?
青海金融监管局提示,保险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时,应通过持保险业务经营资质的正规保险机构或有效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执业证的销售人员办理。保险消费者可通过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拨打相关保险机构官方客服电话等方式查询核实保险机构的许可证信息、销售人员的执业登记信息。
江瀚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合法机构,通过正规的保险中介或代理机构购买保险产品;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前应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赔付比例和费用等关键信息;此外,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还应保持警惕,注意识别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应该避免被一些虚假承诺和高额回报所迷惑,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推销和诱导;并注意保留好购买保险产品的相关证据和文件,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险秘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思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更新于:10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