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投资美股指数的风险
来到小她五年有余,难得看到有专门发帖@我并交流讨论投资策略,提出的几个问题正好很有普遍性,值得展开讨论回复一下。
Re:“关于当下投资美股/美指的风险之我观”by @门口怎的恁吵
1、金融资产风险大,全仓美股美债,是否会有点激进?现金流保障是否充分?
这里面首先要明确美国债的安全性、收益率和汇率。
- 安全性:标普和惠誉对美债信用评级是AA+,是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对比一下近期的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评级也只有A到A+。截止2024年12月中国政府持有7,720亿美元的美债,是仅次于日本世界上第二大美债债主。
- 收益率:美联储今年刚开始进入降息周期,截止12/11/2024美国债当下的1、2、3、5和10年期收益率分别是4.21%,4.15%,4.09%,4.13%和4.26%。对比12/11/2024财政部网站上的人民币国债收益率对应的是1.28%,1.26%,1.33%,1.53%和1.82%。
- 汇率:人民币对美元2024年内贬值2.13%。
综上,年初开始投资美国债中长期的话,平均无风险收益率换成人民币的话大于6%。
关于谈及美股的风险,有意思的是原贴的论据是“回顾$标普500的过去走势,2013年以前也是会腰斩”,那这里面暗含了众所周知的2008次贷危机。其实不妨再回顾长点,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792年,大清乾隆57年,至今已有230多年了。
在未来十年的“小目标”帖子中已经回顾过,选取的股债75/25组合在1987-2024的37年间,年化回报率为9.57%,总回报高达31倍,略低于标普500指数的10.9%,但波动(11.84% vs. 15.28%)和最大回撤(-38.68% vs. -50.97%)更小。选取的这段投资周期经历了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包括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2008年的次贷危机以及最近的疫情。在这些期间,75/25组合的最大回撤出现在次贷危机时,达到了-38.68%。如果将持有75/25组合的时间拉长到10年的滚动平均年化收益率,从1987年至今,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07%,最高可达16.22%。由此可以得出美股适合长期定投的结论。如果持有超过15年,穿越多个经济危机,平均年化收益率最低也有4.91%。
小结:闲钱投资长期投资美股75/25组合并坚持定投十年以上,风险可以说很小。哪怕你是退休无主动收入,但如果你的资产足够高,股债基金的~2%分红和25%的债基都是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现金流的。
2、宏观经济和以前不太一样了,给股市投资增加不确定性
各国股市过去十年指数差异不只是涨多张少一句话的轻描淡写,在"为什么不投国内股市?"的帖子里我转载过,如果你在15年前投资了10万到美国股市,你现在会拥有78.2万,但是如果你投资了中国股市指数收益则为27.6万美元。如果算上过去15年国内的通货膨胀,购买力可想而知。
针对未来宏观不确定性,有效的对冲策略恰恰是进一步做好分散投资风险,而不是只专注于国内股市。下面做个简单的对比:
截至2024年12月,美国标普500指数中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如下:
- 微软 (Microsoft) - 市值约3.425万亿美元。
- 苹果 (Apple) - 市值约3.397万亿美元。
- 英伟达 (Nvidia) - 市值约3.155万亿美元。
- 谷歌 (Alphabet) - 市值约2.305万亿美元(包括A类和C类股票)。
- 亚马逊 (Amazon) - 市值约2.056万亿美元。
- Meta (Meta Platforms) - 市值约1.294万亿美元。
- 伯克希尔·哈撒韦 (Berkshire Hathaway) - 市值约8871.6亿美元。
- 礼来公司 (Eli Lilly) - 市值约8086.5亿美元。
- 博通 (Broadcom) - 市值约7928.7亿美元。
- 特斯拉 (Tesla) - 市值约7868.4亿美元
这些跨国大公司大多来自科技、通信和医疗行业,反映了其在现代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同一时期,上交所A股的主板市值排名前十公司:
1 贵州茅台
2 工商银行
3 农业银行
4 中国石油
5 中国银行
6 中国人寿
7 招商银行
8 中国神华
9 长江电力
10 中国石化
长期定投股指背后其实就是拥有其按照市值比例购买的指数背后的公司股份,在面临宏观不确定性,如果你可以选择当上述公司的股东,你认为哪些企业有出海能力并在全球市场有竞争力而减小对本土市场的依赖,抵消本国长期消费投资下滑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小结:面对不确定性分散化投资是关键,在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之间以及其内部(国内、国际、行业)进行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风险,同时不牺牲收益。“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减少过于集中的单一行业资产(如银行能源股)在单一地区波动影响的基本原则。
3、美股可能估值已经很高了?风险是涨出来的
从美股历史来看确实存在经济周期的影响,距离上一次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已经15年的大牛市,虽然这里面也经历过疫情2022年的美股回调。而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次贷之间只隔了8年,所以唱衰美股几乎是2016年川普上台就开始了。如果你当时就自作聪明企图预测市场清空美股,而一直持币等待大跌,那可能就错过了到如今标普500指数248%的涨幅。
原贴还提出一个观点:“相比于过去收益,我更关注未来......美股这也就是过去十年涨得好,所以后视镜看觉得美股走得更好罢了;如果站在现在看未来,我觉得美股未必就好”
上述观点其实跟研究美股的“有效市场假说EMH”是类似的,但结论却更像是瞎猜的。
美股指数投资成功的主要因素:
多元化:指数投资涉及持有广泛的股票组合,降低了单只股票失败的风险,同时从整体市场的增长中获益。例如,标普500指数包括美国500家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提供跨多个行业的投资敞口。在“2024/1月理财小结:从过去20年资产周期表来看资产配置”的帖子中,我也详细解释了最新发布的2023“Callan资产周期表”对长期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启示。
低成本:指数基金通常具有较低的管理费用,因为它们是被动管理的,跟踪指数的表现,而不是依赖于成本高昂的主动管理。
市场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由于经济增长、创新和复利效应,历史上呈上升趋势。指数基金利用这种长期增长。
行为优势:通过避免频繁交易和市场时机选择,指数投资者通常能够获得比许多主动投资者更好的结果,因为后者可能会对市场波动做出情绪化反应。
有效市场假说(EMH) 认为,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可用信息,这使得超越市场平均回报变得困难。然而,被动投资的日益主导地位引发了市场如何继续高效运作的问题。
主动投资者定价:即使被动投资者占据较大比例,主动投资者(对冲基金、机构投资者和散户交易者)仍然参与积极交易和套利。它们的活动确保价格调整以反映新信息。
信息整合:主动交易者分析盈利报告、经济数据和其他影响市场的信息。当他们购买被低估的股票或卖出被高估的股票时,他们有助于价格发现。
被动投资者反映市场动态:被动投资者不直接参与价格发现,但他们跟踪根据市值或其他标准选定的股票指数。这确保了他们的投资间接地与主动投资者的活动挂钩。
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足:即使被动持股增长,市场的大部分仍然由主动交易进行,尤其是在大型流动性强的股票中。在流动性较差的股票或细分市场中,可能会出现低效现象,但在主流美股指数中,这种问题较少。
小结:从过往美股研究表明,美股指数尤其是标普500投资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以低成本利用了广泛的市场表现。由于主动投资者在反应并将新信息融入股价中,市场的有效价格发现机制得以继续运作。
美股投资入门好书《漫步华尔街》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by Burton G. Malkiel (January 4, 2016)
如果想系统入门学习美股投资,推荐这本《漫步华尔街》,里面有些主要观点总结如下,相信会对投资美股感兴趣的有些许帮助。
有效市场假说(EMH):股票市场是“有效的”,这意味着股价反映了所有可用信息。通过选股或市场时机来持续跑赢市场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随机漫步理论:股票价格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遵循“随机漫步”模式。过去的表现并不能可靠地预测未来的表现,因此技术分析的效果有限。
指数基金优于主动管理基金:长期来看,大多数主动管理的共同基金无法跑赢低成本的指数基金。高昂的费用和交易成本会侵蚀主动管理的收益,使被动投资更具优势。
复利的力量:提早并持续投资能让财富随着时间呈指数增长。小额、持续的投资通过复利效应能够显著增长。
行为陷阱:投资者容易受到心理偏见的影响,如过度自信、从众心理和对亏损的恐惧,这些通常会导致错误的决策。避免因市场波动产生情绪化反应,遵循有纪律的长期策略。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你的资产配置(股票、债券及其他投资的比例)应与财务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相匹配。年轻投资者可以承担更多风险(更高的股票配置),而年长投资者应优先考虑稳定性(更高的债券配置)。
风险的作用:更高的收益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在投资中没有免费的午餐。理解你的风险承受能力,避免在市场下跌时恐慌。
警惕快速致富计划:那些承诺快速致富的策略通常伴随着巨大风险,甚至是骗局。坚持经过验证的、稳定的长期财富积累方法。
“买入并持有”策略:长期投资策略,结合定期向多元化投资组合投入资金,往往比频繁交易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尝试抓住市场时机通常会错失机会。
小结:这本书强调了投资中的耐心、纪律和简单性的重要性。核心建议是投资于广泛的、低成本的指数基金,保持多元化投资组合,并专注于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市场波动。这些原则对初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都有指导意义。
如果对美股被动指数投资和资产配置想进一步了解,可以看看下面两本书:
1. The Bogleheads' Guide to Investing
by Taylor Larimore; Mel Lindauer; Michael LeBoeuf (August 18, 2014)
2. The Bogleheads' Guide to the Three-Fund Portfolio
by Taylor Larimore (July 3, 2018).
更新于: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