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内容

“绩差基”押注港股创新药,排名垫底面临清算,创金合信基金给出这些回复

2024-06-22 14:23新闻

今年来,A股市场仍处于震荡中,股票型基金整体业绩陷入亏损。笔者根据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梳理发现,投资于港股市场的基金亏损较为严重,其中创金合信基金旗下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业绩排名垫底。

截至6月20日,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倒数第二。如果将时间线拉长,该产品成立以来净值亏损63.76%,成为市场中罕见的亏损超过60%的基金。

笔者还注意到,作为发起式基金,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成立至今,即将届满3年,但是规模仍未达到2亿元。按照相关规定,该产品面临清算,基金经理李志武或遭遇“无基可管”的境遇。

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成立以来,历任两位基金经理,现任基金经理李志武在2022年12月接任。李志武独立管理后,该产品投资风格发生剧烈变化,因重仓医药生物行业,导致业绩亏损严重。

  业绩排名垫底,即将面临清算

据同花顺iFinD数据,剔除次新基金,全市场股票基金共有942只,今年以来共有600只产品业绩录得亏损,41只产品亏损超过20%。笔者关注到,投资于港股市场的基金亏损较为严重,例如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年内亏损27.18%,同类排名倒数第二。

创金合信基金对笔者表示,去年底,基于港股估值处于历史极值低位、基本面不断向好、压制估值近两年的美国货币紧缩周期即将结束、熊市尾部风险即将出清,我们乐观看待港股市场,认为港股具有很高的胜率。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该产品成立于2021年6月23日,至今已运作将近3年,但是成立以来亏损达到63.27%,成为业界罕见的亏损超过60%的基金。

创金合信基金解释称,该产品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投资于成长型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基于三年港股单边大幅下跌的大熊市环境,产品净值跌幅较大。

笔者还关注到,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是发起式基金。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如果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日,若基金净资产低于2亿元,将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基金财产清算并终止。截至今年一季末,该产品管理规模仅为0.42亿元。

也就是说,2024年6月23日,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将届满三年,如果管理规模仍未满足要求,将按相关规定清算。事实上,该产品分别在6月7日及6月14日已经发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公告。

鉴于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长期亏损现状,“保壳”存在较大压力,或难以避免清算的结局。若该产品清算,基金经理李志武将面临“无基可管”的尴尬局面。李志武担任基金经理以来,仅在管这一只基金。

  押注港股医药生物,李志武亏掉一半资产

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共经历过两任基金经理,第一任是胡尧盛,第二任是李志武,期间两位基金经理还共同管理一年多。2022年12月14日,李志武开始独立管理该产品。

在李志武独立管理期间,正是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亏损最严重的阶段。截至6月20日,李志武独立管理该产品时长为1年又189天,任职回报率亏损50.10%,亏掉该产品一半的资产。

笔者查阅历史持仓后发现,李志武亏损严重,或因押注港股医药生物行业。在李志武独立管理前,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的持仓风格较为分散,对单一行业的持仓比例不超过40%,重仓3-4个行业。

2022年第四季度,即李志武开始独立管理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股票,该产品的投资风格出现剧烈变化。李志武聚焦医药生物行业,持仓比重达到65.88%,第二大行业的持仓比重仅为11.50%。

往后,李志武对医药生物行业维持高比例投资。据2023年年报,李志武对医药生物的投资比重达到71.75%。近三年来,港股医药生物处于中长期回调状态,导致相关基金亏损严重。

创金合信基金也坦然承认该产品投资不及预期。创金合信基金表示,今年港股创新药走势不尽如人意,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在连续大幅下跌三年后(2021/2022/2023年分别下跌27.8%、18.7%、23.9%),2024年上半年继续下跌25.5%(截至2024年6月19日),导致今年组合表现没有达到预期。

  仍看好港股创新药,期待市场迎来反转

尽管近三年下跌幅度较大,创金合信基金仍然看好港股创新药行业。创金合信基金对笔者解释称,首先是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而且逐步迈入中重度老龄化社会,这将持续拉动生物医药的长期需求。

其次,从供给层面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归国科学家为代表的创新药企业创始人在不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了一批细分行业龙头,在CAR-T、双抗、ADC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此外,重点公司的临床试验进展、数据读出、申请和获批上市等一系列重大里程碑会持续出现。

再次,随着美国本轮加息周期的结束以及海外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水平的逐步恢复,港股创新药有望迎来流动性支持,2023年四季度以来,美国XBI生物医药指数已经反弹了近40%,但港股创新药板块却远远落后。

最后,海外产业资本正在加速看好国内创新药资产,多家生物医药公司已经与海外医药公司达成多起海外产品授权,有的甚至被大幅溢价收购,显示出产业资本对国内创新药群体的极高认可。

创金合信基金还认为,总体看,上半年创新药行业继续大幅下跌的原因并不在于基本面的下滑或者恶化,更多的是来自于市场的资金面和情绪面的影响。

另外,政策面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也明确提到,今年要出台制定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加快创新药、罕见病治疗药品、临床急需药品等以及创新医疗(002173)器械、疫情防控药械审评审批。

(责任编辑:黄金海 )

更新于:5个月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