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可以这么玩 > 正文内容

“长钱”养老FOF,何以“寻短见”?

2024-09-18 18:13基金可以这么玩

蹭个热点,今天聊聊和延迟退休相关的事。

除了退休时间延迟,自己买的那些个人养老金产品,可能也得相应延迟领取,比如养老储蓄、养老理财、部分商业养老保险,还有已经挺惨的养老FOF……

从批量发行到批量清盘。

2018年,国内首批养老FOF横空出世,仅3年时间,截至2021年Q3,养老FOF基金总规模就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大关。不过再后来,养老FOF的发展,似乎并未跟随老龄化进程一起向前,而是逐步降温。

据统计,今年已经有8只养老FOF触发合同终止条款并清盘,包括中信保诚养老2040三年持有景顺长城颐心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鹏华长乐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期平安养老2045五年$浦银安盛养老2040三年持有等。此外,还有5只养老FOF发布了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包括博时基金的4只养老FOF和银河基金的1只养老FOF。这些基金的规模在二季度末均不足2亿元,面临清盘风险。

怎么会清盘呢?

因为规模“不达标”了。

养老FOF也是一种公募基金产品,基金在出现以下情况时,会面临清盘:

对于普通基金来说,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少于200人;

对于发起式基金来说,运行满3年时基金规模低于2亿元,则自动清盘。

目前市场上共有273只养老FOF基金,其中约6成是发起式。就规模而言,目前至少175只基金的规模小于2亿元,占比约64%,还有62只规模小于5000万元,占比超两成。并且现阶段基金公司出于成本考量,保壳意愿都不强。随着3年考核期临近,目测还有一波清盘养老FOF在路上。

好在清盘不是暴雷,不至于血本无归,清盘后会按最后一天的净值退回给投资人,算是被动止损了。

当年宣传“稳健、长钱”的养老FOF,为何寻了“短见”?错在哪了?

主要是业绩不佳

虽说清盘是因为规模,但规模缩水是结果,投资人对业绩不满意,才是负反馈的源头。目前这273只养老FOF中,仅有90只养老FOF成立以来获正收益,仅三成左右。还有针对个人养老金设立的养老Y份额也差不多,截至今年上半年,仅23%的养老Y份额自成立以来取得正收益,平均年化收益也是亏的,-3.23%。

从养老FOF的配置上看,还是权益仓位太重了。虽然这有点马后炮的意思,毕竟谁也没想到近三年市场如此艰难,但就以“养老”为核心的养老FOF来说,仅遵循规定的仓位要求,是远远不够的。

根据《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养老目标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含商品期货基金和黄金ETF)等品种的比例合计原则上不超过30%、60%、80%。

在实际考核中,不少基金公司仍用普通偏股型基金的相对考核标准来考核养老FOF,而不是更扣题“养老”的绝对收益标准,这就使得基金为了不能跑输基准,而保有较大比例的权益仓位。当然,基金经理们自身的风控能力和投资能力是否与养老产品“配德”,也是导致投资者落差过大的原因。

再来,就是多数养老FOF选取“发起式”这种宽进严出的发行方式,一定程度加剧了产品清退。

相比普通基金,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更低,募集规模不少于5000万元、募集人数不少于200人即可成立。但是,发起式基金的清盘风险相对大一些,如果发起式基金在成立三年后的对应当日,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就自动终止合同,必须清盘。2亿规模,放在三年前是小菜一碟,但搁现在就是个不错的保有量了。清盘频发,投资者们看着也难免心里打鼓,一定程度也增加了FOF的赎回压力。

除了上述原因,投资者们自己也存在资金久期错配的问题。比如拿几年内要用钱来做养老投资,市场本就具有周期波动性,很难保证中短期一定是盈利的,投资预期落差自然也就大了。

分析归分析,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现下面临的最大困惑可能是,基金到底还能不能用来养老了?

虽然现在很难,但拉长到养老,应该是能行的。正如我在上篇【买投顾,还不如买单只基金?】所述,

“现在以及再往后,可供大众选择投资品,并不多。投资房产,已经行不通了,和房产绑着的信托或是其他理财,也纷纷在“维权”边缘岌岌可危,非标理财品的时代已不复返,盘下来能扛起居民投资大旗的,只有公募基金。当然,现在这个时点可能还不如存款,但市场总有周期性,一旦风险偏好修复,二级市场仍是居民财富的蓄水池。”

当下风急浪高,可以多一些固收类的配置,不死磕权益,但也没必要放弃权益。孔乙己说,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咱们回本的回,今后的路数应该也不少哩。

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新于:1天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