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职场精英开始大量转行卖保险,年薪百万的诱惑,抑或险企优增共识下的双向奔赴?
一大批职场精英与高学历人才正在涌入保险业。
今年上半年以来,不少行业精英选择转行进入保险业,高学历人才也纷纷投身于保险领域,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在各路媒体的挖掘下,“清北学霸组团卖保险”“离开大厂去卖保险”“互联网公司老板转型干保险”“职场精英辞职去卖保险”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当保险业突然从一个背离大众对精英想象的行业,转变为众多优秀人才青睐的“良木”,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中高收入人群对于保险价值的重新发现,以及对于保险市场空间的合理想象?是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于职业规划有了全新的看法?还是经济增长低谷与保险业优增高潮的完美契合?
无论答案如何,这对于保险业无疑都是一个利好,在持续数年的转型之后,在降本增效的主旋律中,人海战术早已经被市场主体集体摒弃,发展高学历、高素质、高专业度的新型代理人队伍,转而成为行业新的共识,与此同时,大批职场精英与高学历人才加速涌入保险业,二者事实上的“双向奔赴”,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为更深入了解职场精英与高学历人才加速涌入保险业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近日,“慧保天下”连线了多位头部险企的精英代理人,深入探讨这一趋势背后的动因与后续:
有人为了寻找事业第二春,从前行长、同声传译员等身份转变为保险代理人;
有人在转行后迎来了收入的暴涨,有增长300%的,更有实现百万收入者;
而大部分人都在历经一到两年的新人成长期后,成为公司绩优代表,以优增优地组建起团队;
……
01
寿险营销潮涌,职场精英、高学历人才青睐保险业
跨界从事保险工作以及高学历人才进入保险行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一种新趋势。
从行业背景来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媒体记者、律师、会计师、分析师、公务员、银行经理、VC投资人、互联网程序员等,都有一定的工作年限,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职业经验。这之中不乏“斜杠青年”、已经在原有行业有所建树的行业精英。
投身保险行业已满3年的刘照君,是人保寿险浙江分公司保险财富规划师(IWP)团队中的一员。此前,她的职业经历横跨多个行业,做过同声传译,担任过德资公司总助,做过珠宝鉴定师,还是连锁店主理人。履历出众、精通四国语言的她,恰符合人们对职场精英的典型想象。
刘照君向“慧保天下”透露,跨界人才涌入保险行业并非罕见之事。当下,她率领着一个“1+8”的团队,团队成员均为跨界人士和高学历人才,当中既有前互联网大厂职员,又有海归高材生,还有退伍连长。
从学历方面来看,这批人才基本上是以本科为起点,其中有众多出自名校,拥有硕博学位的人也并不鲜见。此外,海归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在发达保险市场经历了保险意识的熏陶之后,往往对于保险业更加认同。
作为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芳洲计划”的一员,季琳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初在体检行业工作,曾在上海和杭州的高端体检单位任职。然而,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体检行业的收入和业务逐渐缩减,她开始考虑行业转型。如今,季琳已在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工作近一年,并成功组建了自己的团队。
泰康人寿上海分公司的健康财富规划师(HWP)梁天权也属于其中一员。他早在大学期间便开启了创业之旅,开办跆拳道馆,毕业后又踏入红酒行业,曾担任国内某高端红酒品牌的销售总监。他告诉“慧保天下”,目前其所在的团队潘亚华部在册77人,其中本科34人,占比达44%;硕士6人,占比8%;英才62人,占比80%。
“就泰康人寿HWP队伍总体而言,从今年1-9月份的数据来看,有19位拥有博士学位的同事加入公司,拥有硕士学位的有523人,来自国内双一流大学的有2217人,来自海外顶尖高校的有241人。”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曾经在人们心中象征着顶尖成就与无尽机遇的“精英”“高材生”们,如今纷纷决定走上一条与传统印象背道而驰的职业路径——保险销售。
02
结构性困境下,保险业成为人才蓄水池
“在入行之前,我对这个行业的信任度并不高。老实说,我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进入这个行业”,张磊告诉“慧保天下”。
张磊于2020年2月加入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的“芳洲计划”。在此之前,他曾在美资公司担任区域经理,负责零售业务。在原同事的推荐下,他参加了太保举办的一场企业开放日活动,并因此了解到了该公司针对高素质代理人优增优育的“芳洲计划”。
像张磊这样此前对保险行业缺乏信任度的人其实不在少数。毕竟过去,保险业通常被视为人力蓄水池,门槛较低、鱼龙混杂。在行业粗放式发展的阶段,保险公司为实现业务快速扩张,采取了大规模招募代理人的策略。由于入行门槛不高,代理人的学历和专业背景要求并不严格,导致大量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进入行业。“卖保险就是推销”“杀熟”“人情单”“自保件”“低素质”一度成为寿险营销的代名词。
那为什么如今却有大量高学历人才和精英人士涌入保险业?
一是随着保险行业的规范化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粗放式发展的弊端日益显现。行业自身也经历了数百万代理人“清虚”带来的人力骤降,迫切需要吸纳新的人才、英才以实现正本清源。
二是经济步入转型期,许多行业面临不景气的状况,就业压力持续增大,而此时,保险行业作为一个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员的领域,显得尤为吸引人。
在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加大、失业率上升以及保险行业人力急剧下滑的结构性困境中,保险业对优质人才而言成了一个良好的出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营销员,尤其是高素质的营销员,始终是宝贵的资源,近年来行业亦达成了向精英化、高产能方向发展的新共识,逐渐演变为人才的蓄水池。
据“慧保天下”统计,友邦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中信保诚人寿等具有外资基因的险企,以及包括国寿寿险、泰康人寿、平安人寿、人保寿险、太保寿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在内的“寿险老七家”均在过去几年里将高质量代理人队伍建设视为转型破局的关键,加速优增人力突破,启幕代理人职业化发展路径,竭尽所能优增培育、提质增效。
事实上,大部分受访者也对保险行业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随着行业的成熟和专业人才的加入,保险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这个行业在不断向好发展,我们的团队也在逐步提升。过去,保险代理人的数量接近千万,但现在只有两三百万。这个行业本身也在不断完善,未来会越来越多。此外,国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监管力度,这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季琳对未来的行业前景依然充满信心。
03
寻找事业第二春,寿险营销广阔想象空间吸引高素质人才
“当下的保险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多位受访者在谈及转战保险行业的原因时,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这一结论更多是受访者们基于自身经验的判断。一位曾在保险机构担任高管的业内人士,后来跳槽到一家外资机构担任代理人。他发现,即便是行业内的从业者,许多人根本没有购买保险,或者没有购买足够的保险。这意味着,保险市场并未饱和,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这些人经过多年的职场打拼,往往已步入企业中高层,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且收入相对较高。以保险营销员的身份切入,可以将他们的人脉资源有效变现,实现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更多人是为了寻找事业的第二春,打破职业天花板,实现高收入。在许多行业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选择常常会遇到晋升机会有限、竞争加剧、年龄受限等隐形“天花板”。
原先在某股份制银行任支行长的赵晓旭,尽管年薪已达百万,但对他而言,此前的工作仍被桎梏在“打工人”的身份中,他希望以创业者的姿态寻求突破尝试其他行业。于是经过对行业前景、领域现状等多方面的考察,赵晓旭决定深入保险行业。去年11月,他加入泰康人寿HWP,短短不到一年间,又“连跳两级”迅速晋升为HWP高级合伙人,目前管理着一个“1+6”的团队。刘照君则直言,“我不愿意去做有天花板的工作”。
梁天权坦言,他希望找到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获得更大的满足,突破自我和提升认知。如今,他的收入相比之前增长了300%。
与梁天权的收入高增长类似,张磊的收入也翻了两番,最多的时候甚至能达到百万。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没有行业经验的跨界人士而言,保险业是一个前期积累较难,但后期“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的行业。虽然前期的客户资源积累比较困难,但一旦客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续保险代理人的展业就会相对简单。在一些公司,团队利益甚至可以“继承”,真正实现了长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相对自由的工作模式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对于许多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而言,保险代理人的工作不需要固定坐班,绝大部分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他们能够更好地兼顾事业与家庭。
04
双向奔赴,保险行业“偏爱”精英跨界人才
“良禽择木而栖”,这群跨界人士和高学历人才在充分考虑后才选择进入保险行业,某程度是实现了双向奔赴。
在跨入保险行业前,尤其是选择公司时,他们更看重行业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基于多年在体检行业的从业经验,季琳对健康管理和客户健康保障有着深入的理解。在转行初期,她将目光集中在养老领域,但在深入观察老龄化趋势后,她开始研究保险行业。在对比多家公司后,季琳发现太保寿险在养老社区和保险服务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决定加入该公司。
张磊则认为保险公司除了为客户提供相应产品和理赔服务外,还可以借助自身平台优势,为客户整合相关资源提供其他增值服务,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更具优势。他提到,许多资产较大的客户在考虑问题时,往往会关注到养老相关的服务,“例如,像太保养老家园这样的平台,尽管他们未必会实际入住,但拥有这样的资源是必要的,他们也需要一份后备方案。客户不仅仅是拥有一份金融产品,更重要的是可以依托后续平台提供的增值服务,来帮助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他们也更青睐这样的跨界人才。这群来自其他行业的跨界人员有着丰富从业经验和社会阅历,同时又如同一张“白板”,没有延续过去粗放销售保险的传统模式,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迅速掌握专业知识。凭借专业化和责任心,他们更可能以全新的视角和态度投身保险业,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中意人寿就在其《卓越经理人计划(2019年版)》中,对“卓越经理人”的招聘条件做出过特别限制:“卓越经理人计划”的营销员年龄须介于22周岁和50周岁之间,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无寿险行业经验,未与公司签订过保险代理合同。
中信保诚人寿更是在今年初聚焦跨界人才,以打造行业内优增第一品牌为目标,推出了“跨界为王”代理人招募品牌,意图吸纳更多跨界优才。
业内相关人士解释道:“从同业过来的人往往带着一些行业内的固有思维和局限,这实际上会给双方带来一定的挑战。而像这种‘白板’状态的人,或许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诉求,对保险业抱有某种预期。但他们进入保险业后,尤其对于过去那种依赖人海战术的方式,没有固有的概念和框架,因此更加容易适应新的模式和思路。”
05
一切为了留住优质营销员,优化基本法、给予全方位赋能
而为了留存住这批优质营销员,各保险公司可谓煞费苦心。
一方面,他们积极优化基本法体系,为新人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和发展支持,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改善薪酬福利结构,以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工作环境。完善的基本法不仅为那些有明确职业规划和目标的优秀人才开辟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还对业绩优秀的营销员提供了充分的激励,进一步增强了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据了解,当前诸如泰康人寿、平安人寿、人保寿险、友邦人寿等寿险公司均鼓励保险营销员以优增优、搭建高质团队,辅以清晰的晋升路径,同时对新人增加津贴投入,对绩优增加激励。
另一方面,在代理人展业期间,部分保险公司会为其提供相应的自有资源。以人保寿险为例,考虑到新人在展业初期面临诸多难题,公司会给予代理人一定量的客户资源,以帮助他们解决活动量问题,从而更快适应市场。
在成为IWP之前,刘照君并没有财富管理的经验,但近年来,得益于公司多样化的政策倾斜和培训支持,她每个月都有多种培训课程可供选择,具体支持包括FPP养老规划师、金融架构师等课程,以及外部的专业培训。此外,培训期间公司通常会报销来回路费,食宿也全免。目前,在原有珠宝鉴定师资格的基础上,她还取得了IFA理财顾问和FPP养老规划师的专业资格认证。
当被问及最开始接触客户时是否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电脑那头传来刘照君洪亮而有底气的声音:“面对客户,我不会让自己打无准备的仗。”
当前,随着监管新规的落地以及新旧产品的切换,保险业刚结束一波“炒停售”热潮,正值“开门红”的业务储备阶段。在这个关键节点,保险业开启了新一轮的人力储备与增员工作,同时也拉开了新一波吸纳跨界精英和高学历人才的帷幕。
(责任编辑:刘思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更新于:22天前